微信掃一掃
本網訊(通訊員 胡瑞濤)為了響應國家新政策,在實踐中獲得新發展,作為河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一名調查員,我于2022年7月2日至2022年7月4日三天時間,來到了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錢店鎮進行實地調研。
在2022年國家惠農政策的推動下,涵蓋34條具體舉措,重點支持糧食生產、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、種業創新發展等九方工作。糧食是一國生存之本,我國對于糧食的管控,歷來都是非常重視的,老一輩人,或多或少有過吃不飽飯的經歷,那種對于糧食的珍惜之情,是我們這輩人所無法感同身受的。
第一天我來到了一處鄉下調查小麥的收獲情況,收割都非常的機械化,幾乎都是幾分鐘收完一畝地,然后農戶很快就拉回家?,F在種植作物收割的效率非常高,可能這就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,而帶給農民的福音。但問題也顯而易見,那就是農戶老齡化,現在的年輕人多數不愿意守著家鄉的田地,這也是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。
該圖為在鄉間小道中咨詢老一輩種地收入
第二天我去調查了玉米等新作物的灌溉情況,天氣非常燥熱,與在地中低頭灌溉的人們形成鮮明的對比,其中有一部分人用漫灌和滴灌。不及時的澆水就會導致生長落下一截,現在幾乎每家每戶都配有一整套的澆水設施。設備齊全了,水源不足的問題也越發突顯了,期間還存在不珍惜水源的問題。相比較于十幾年前,現在的小坑小河已經干旱,只能依靠地下水來進行灌溉,因此還是要倡導節約水源的意識。
圖為農民在澆灌糧食
最后一天,針對目前農民老齡化的問題,我去調查了種地的收入情況,以及未來全部機械化的可能。經過調查,種糧食的收入甚微,年輕人多數外出務工。而現如今,農民老齡化成為普遍現象,對于很多家庭來說都是這樣。
該圖為咨詢外出務工返鄉收割糧食的情況
活動結束之后,我深刻的明白了,三下鄉活動是為了讓大學生更好的了解到當今社會,更好的適應以后的社會,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。只有真正的投入其中,才能夠領悟到當中的道理,不能只是為了三下鄉而三下鄉。
在本次實踐中,我學到了很多在學校和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。讓我們走出課堂,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,增長才干,磨練意志,在實踐中檢驗自己。只有真正與農民接觸和交流,我們才知道,國家的政策是如何在百姓手中落實的,取得了哪些驕人的成績,又有哪些問題尚待改進。這些反映在現實的變化,比我們看到新聞更加結合實際。只有跟上時代的步伐,親自離開課堂去體驗,去接觸,才能了解最新動態。